魏晓旭,1994年12月生,汉族,安徽界首人,法学博士,太阳成集团tyc9728讲师,太阳成集团tyc9728人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太阳成集团tyc9728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国际法学;人权学
电子邮件:weixiaoxu@jlu.edu.cn
weixiaoxu0102@163.com
主要经历:
2014年7月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18年6月于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
2022年6月于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
2022年10月至今,作为讲师于太阳成集团tyc9728工作。
主要成果:
1. 《历史变革与国际法形式变革的螺旋推进》,《探索与争鸣》(CSSCI)2022年第1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2. “The Chinese Expression of the Right to Subsistence: The Progressive Disclosure of the Dual Dimensions”, (2021) 20 (3)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391, 第一作者;
3. 《生存权的中国表达:双重向度的递进展开》,《人权》(CSSCI)2021年第3期,第一作者;
4. 《武装冲突中国家责任的归因标准探究》,《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21年第3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5. 参与完成咨政报告并获相关国家部委肯定性批示,校社科处评定为C类,2020年11月;
6. 《发展权的再界定:功能、实现和价值》,《人权》(CSSCI)2020年第2期,第一作者;
7. 《速成习惯国际法的重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1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8. 《开放包容: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愿景的文化层面》,《国际法研究》(CSSCI扩展板)2019年第5期,导师外第一作者;
9. “Summary of the Seminar on ‘70 Years of the PRC’s Human Rights’: Path, Practice and Theory”, (2019) 18 (3)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384, 第一作者;
10. 《“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人权》(CSSCI)2019年第3期,第一作者。
科研项目:
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项目参与人;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外工作的法治化研究”,项目参与人;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升中国话语权与国际法律制度变革”,项目参与人;
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导向下的中国国际法话语权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参与人;
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项目参与人;
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权理论体系研究(子课题)”,项目参与人;
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维护海洋权益的军民融合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子课题)”,项目参与人;
8. 2020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人权理论与实践项目“中国特色人权体系中生存权的锚定与榫接”,项目主持人;
9. 2017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司法大数据与实证研究项目“碎片化语境下ISD仲裁的中国立场和应对”,项目主持人。
所获成绩:
1. 作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模拟法庭竞赛的领队、教练,获:
(1) 2022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亚太赛区最佳书状;
(2) 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ICC)中文赛大陆赛区二等奖、最佳庭辩奖第三名;
(3) 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ICC)英文赛大陆赛区二等奖、书状总分第一名;
(4) 2021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大陆赛区季军、一等奖、最佳书状、晋级亚太赛区国际赛;
(5) 2021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ICC)中文赛大陆赛区一等奖、晋级国际赛;
(6) 2020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大陆赛区三等奖;
(7) 2020年杰赛普模拟法庭(JESSUP)大陆赛区二等奖;
(8) 2019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大陆赛区季军、一等奖、最佳书状、晋级亚太赛区国际赛;
(9) 2019年杰赛普模拟法庭(JESSUP)大陆赛区二等奖;
(10) 2018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大陆赛区二等奖、最佳书状;
(11) 2018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ICC)英文赛大陆赛区一等奖;
(12) 2017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IHL)大陆赛区二等奖。
2. 在重大学术会议中获论文奖:
(1) 2021年第三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
(2)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8年学术新锐奖三等奖;
(3)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7年学术新锐奖一等奖;
(4) 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2016年学术新锐奖三等奖;
主要学术交流:
1. 2022年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提交论文并发言,辽宁沈阳;
2. 2021年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提交论文并发言,海南海口;
3. 2021年第三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北京;
4. 2021年国际法师生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吉林长春。
5. 2021年剑桥国际法短期课程项目(Cambridge Academic Programme for School of Law, Jilin University),“最佳个人”及“最佳小组”,吉林长春;
6. 2021年第十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学员,江苏苏州;
7. 2021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参会,吉林长春;
8. 2020年第二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北京;
9. 2020年国际法师生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福建厦门。
10. 2019年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提交论文并发言,陕西西安;
11. 2019年第一届中国人权青年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北京;
12. 2019年“人权哲学暨人权理论”中国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北京;
13. 2019年外交部“大变局下的国际法: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参会,北京;
14. 2019年“跨文化视角下的国际人权机制”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发言,湖南长沙;
15. 2019年“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参会,吉林长春;
16. 2019年国际法师生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浙江杭州;
17. 2018年第八届中国军事法学青年学子论坛,提交论文并发言,上海;
18. 2017年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国际法暑期项目(2017 Summer Programme, Xiamen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学员,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