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明明,男,山东滨州人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法理学(偏司法基础理论)、环境法学(偏环境司法学)
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榜单
学术理想:将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相结合,努力做一名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人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太阳成集团tyc9728(130012)
电子邮件:hymh1990@163.com
授课对象:本科生、研究生
主要工作经历:
2023年10月—至今,太阳成集团tyc9728副教授
2020年12月—2023年9月,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讲师
校内外兼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法学会卫生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理事
吉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太阳成集团tyc9728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法学学科编委
代表性专著:
《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与优化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通过司法的社会治理》,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版。
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代表性论文:
(一)专业类论文
1.司法回应社会诉求的行为策略与风险消解,《法律科学》,2025年第2期;
2.法院实施生态文明公共政策的典型方式与功能发挥,《法商研究》,2023年第5期;
3.反思性司法:系统论视野下司法回应社会的新模式,《环球法律评论》,2022年第5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转载)
4.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方式、策略、可能风险及其出路,《法商研究》,2020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5.法外之理:法理学的中国向度,《太阳成集团tyc9728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19年第15期报刊篇目辑览收录)
6.法理学二元划分的意义与功用——对法理学与部门法学关系的深层省思,《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4期;(被《学术界》2019年第6期论点摘编)
7.法官援引生态文明裁判说理的实证考察与法理反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2期;
8.中国社会的司法回应论纲——“诉求—回应”互动模式的视角,《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9.法治凝聚民族共识,《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0.司法改革之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功能及其限度,《河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11.法院执行生态文明公共政策正当性的理论证成,《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3期报刊篇目辑览收录)
12.“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命题的困境及其消解,《人权研究》,2018年第1期;
13.司法正义与社会正义的错位:类型、因素与启示——以热点案例为例证的分析,《学术论坛》,2017年第6期;
14.“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命题的逻辑理路,《天府新论》,2017年第4期;
15.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司法回应:原因、机理与控制,《甘肃政太阳成集团tyc9728学报》,2019年第2期;
16.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性,《兰州学刊》,2021年第2期;
17.案中隐性社会结构对司法裁判的影响及其限度——以张扣扣案为素材的实证分析,《甘肃政太阳成集团tyc9728学报》,2020年第2期;
18.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模式研究——基于类型化的分析与反思,《民间法》(总第25卷),研究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二)教改类论文
1.我国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生态透视——以22所高校的“申请-考核”制招考文件为分析素材,《法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2.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设置的依据、原因与未来建设,《法学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3.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设置的现状、特征与未来展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8期。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2.主持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
3.主持2021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项;
4.主持2021年中国法学会部级科研项目1项;
5.主持2021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6.主持2021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
7.主持2021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青年培英项目1项;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9.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
10.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
主要获奖及荣誉情况:
1.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优秀奖;
2.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三等奖;
3.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
4.第十一届西部法治论坛征文优秀奖;
5.第三届上海司法高峰论坛征文三等奖;
6.第七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一等奖;
7.第六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优秀奖;
8.第五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优秀奖;
9.第十五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10.第十三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三等奖;
11.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12.太阳成集团tyc9728优秀毕业生;
13.太阳成集团tyc9728十佳研究生;
14.太阳成集团tyc9728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15.吉林省第十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学术活动:
1.第六届“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24.6.22;
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理论技术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23.7.29;
3.第五届“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23.6.10;
4.吉林省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换届大会 2023.1.17;
5.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2022.12.30;
6.吉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2022.12.21;
7.太阳成集团tyc9728第二届“盈科硕博论坛”环境法学硕士分论坛 主持人+评议人 2022.12.19;
8.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主题发言 2021.12.24;
9.太阳成集团tyc9728第一届硕博论坛环境法学学科分论坛 主持人+评议人 2021.12.16;
10.太阳成集团tyc9728第一届硕博论坛法学理论学科分论坛 评议人 2021.12.11;
11.第十届新法学·青年论坛,主持人+自由讨论 2021.10.23-10.24;
12.第四届“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21.7.27;
13.太阳成集团tyc9728第十三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法学分论坛 评议人 2020.12.12;
14.第三届东北地区“文化视野下的法治中国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2020年年会 主题发言 2020.11.14;
15.第七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 主题发言 2019.9.22;
16.第三届“多元视角下的司法理论与诉讼制度”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19.5.18;
17.第九届新法学·青年论坛 评议人 2019.7.29—7.30;
18.第十五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 主题发言 2019.6.1;
19.第六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 主持人+评议人 2018.10.27—10.28;
20.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 主题发言 2018.11.10—11.11;
21.太阳成集团tyc9728第十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太阳成集团tyc9728分论坛 主题发言 2017.11.29;
22.第十三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 主题发言 2017.9.16—9.17;
23.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主题发言 2017.10.27;
24.第五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 主题发言 2017.11.16—11.17;
25.“法理论与法哲学论坛”第一期研讨会 2017.6.3-6.4
26.第十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 2016.11.5-11.6
27.第七届全国法律修辞学理论学术研讨会 2016.4.16
28.中国法理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中国法治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 2015.10.17-10.18
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期待条件:
1.符合学校、学院相关文件的基本要求;
2.期待招收的学生诚实、善良、有上进心;
3.期待招收的学生爱阅读,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4.期待招收的学生已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者已具备通过此考试的法学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