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永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2月生,辽宁丹东人,太阳成集团tyc9728太阳成集团tyc9728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刑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教义学、互联网刑法、数字法学。在《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清华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律适用》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获《人大复印资料》以及专业相关媒体转载,获“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法学会一般课题、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研究项目多项。参编学术专著、教材多部。《民主与法制时报》“科技与法治”版面特约撰稿人。辽宁省法学会治安治理法学研究会理事,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兼职研究员,太阳成集团tyc9728人权研究院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海上犯罪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太阳成集团tyc9728(130012)
电子邮件:mayongqiang@jlu.edu.cn
研究方向
刑法教义学、数字法学、互联网刑法(区块链金融犯罪)、基因编辑犯罪
博士论文:《刑法功能主义研究》
学研经历
2025年2月—至今 太阳成集团tyc9728讲师
2020年7月—2025年2月 大连海事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讲师
2015年9月—2020年7月 北京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 刑法学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2011年9月—2015年7月 东北财经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 法学学士
论文成果
1.论技术范式转移下元宇宙的法律治理,《中国法学》2024年第5期(CLSCI)
2.批判立法的法益概念:现实危机及其沟通理性纾解,《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5期(CLSCI,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
3.基因科技犯罪的法益侵害与归责进路,《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4期(CLSCI,封面文章)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属性确证,《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2期(CLSCI)
5.中国民众的死刑观念:观察、猜想与解析,《清华法学》2020年第6期(CLSCI,与梁根林教授合著)
6.盗窃罪中财产性利益占有的规范化解释进路,《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3期(CLSCI)
7.正向刷单炒信行为的刑法定性与行刑衔接,《法律适用》2020年第24期(CSSCI)
8.区块链金融的刑法风险与规则之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CSSCI,本文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收录)
9.论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刑法定性,《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年第2期(CSSCI扩展版,封面文章)
10.海上交通肇事犯罪认定的形式化症结及教义学纠偏,《中国海商法研究》2022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11.理解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系,《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0年第2期
12.德国刑法功能主义的前世今生,《刑法论丛》第61卷(CSSCI集刊)
13.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本质与归责,《刑事法评论》第38期(CSSCI集刊)
14.刑罚理论的新动向:从综合论到沟通论,《刑事法评论》第39期(CSSCI集刊)
15.罚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思与辨,《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4卷
16.危害人类罪的心理要件与成立逻辑探微,《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7.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熔断义务与归责,《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参编著作
参编江溯教授主编:《美国判例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参编敦宁教授等著:《惩罚与保障:海上交通事故的刑事归责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科研项目
1.主持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因科技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在研。
2.主持2022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海上交通肇事犯罪认定的形式化症结及教义学纠偏”,结项。
3.主持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因科技犯罪的法益侵害与规制体系研究”,结项。
4.主持2022年度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大连市涉民营企业犯罪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协调性研究”,结项(优秀)。
5.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规制”
6.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数字经济时代元宇宙虚拟空间的法律治理研究”
7.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涉加密货币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8.参与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据确权与数据刑法归责路径的关系研究”,在研。
9.参与202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暴力视域下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研究”,在研。
10.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结项。
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死刑政策的反思与调整”,结项。
12.参与中华全国总工会2021年度重点研究项目“海员权益保障与海上交通事故刑事归责的协调化研究”,结项。
学术影响
研究获《人大复印资料》以及专业相关媒体转载,多篇论文入选知网《学术精要》,获“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学术交流
1.2024年12月8日受邀参与“刑事法治理的现代化与本土化”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第11期,并担任与谈人。
2.2024年11月17日受邀参与新技术法学沙龙第2期——《区块链法学》新书发布会暨“刑事涉案虚拟财产的处置问题”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3.2023年8月受邀参与“第六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元宇宙与刑法”讨论单元的中方评议人。
4.2023年6月11日 受邀参与新技术法学沙龙第1期——《人工智能法学》新书发布会暨“人工智能法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并做主题发言。
5.2023年5月受邀参与《中国刑法评注》新书发布会暨法律评注编撰研讨会,并担任评议人。
6.2022年6月受邀参与第二季“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之十《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并担任与谈人。
7.2021年10月受邀参与辽宁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学术讲座“防卫限度判断标准的功能性证成与体系性诠释”,并担任主讲人。
8.2021年10月受邀参与山大刑法青年论坛第五期,并担任与谈人。
9.2021年5月受邀参与山大刑法青年论坛第四期,并担任主讲人。
特约撰稿
1.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义务及制度优化,《民主与法制时报》2024年10月16日,第3版
2."AI换脸"侵权场景下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边界,《民主与法制时报》2024年8月7日,第3版
3.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标准的中国方案,《民主与法制时报》2024年6月19日,第3版
4.Sora等视频生成模型的法律风险及监管应对,《民主与法制时报》2024年4月24日,第3版
5.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规范化及法治保障,《民主与法制时报》2023年8月30日,第3版
6.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挑战与监管框架,《民主与法制时报》2023年4月26日,第3版
7.海上交通肇事引起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刑法评价,《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11月17日,第6版(与李紫阳博士合著)
8.简析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常态化机制,《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9月28日,第3版
9.区块链信息服务监管路径初探,《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6月8日,第3版(与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姜宏达检察官合著)
10.网络弹窗信息推送的治理逻辑及规制建议,《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3月23日,第2版
11.夯实“网络黑灰产”违法犯罪源头治理,《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1月19日,第3版
媒体采访
任文岱:《元宇宙备受关注,法律需做好哪些准备》,《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年12月1日,第3版
社会公益
作为授课师资之一参与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暑期刑法案例研习线上公益课”与“2022年暑期刑法案例研习线上公益课”